演讲嘉宾: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城市发展处副处长 王超
演讲主题:《深圳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创新与实践》
王超:感谢主办方的热情邀请,也感谢各位嘉宾、各位领导聆听我们深圳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创新与实践。
今天的主题是围绕新规划、新技术、新产业来展开的讨论。深圳非常有幸被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停车试点的城市。我们也知道,这个使命比较重大,我们在谋划整个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的时候,一直有两个问题要重点关注,一个是系统化,停车管理的事项,牵头部门非常多,各部门稍微不配合就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另外一个是产业化的思维,我们要推动这个产业的高端化。另外,产业发展的越好,我们的体验也越好,对我们整个停车行业的促进作用也更大。
首先我们来看看深圳停车的供给情况,深圳小汽车保有量约301万辆,停车位约192万个,缺口约109万个。虽然深圳的路面交通很好,但是静态交通的矛盾非常多。去年深圳发生了3起老旧小区因为消防通道堵塞影响了救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不单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安全的问题,政府有必要来进行市场干预。
停车问题的产生,是停车供给、需求管控和资源匹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体制机制的原因,以前政府没有系统来组织或者是把停车问题作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大家都是关注路面交通、轨道交通,但是静态交通确实关注不足,造成了结构性的短板,产生了非常大的后遗症。另外,整个的政策都是各自在做自己的,市里做市里的,区里做区里的,没有有效的对接。另外,整个的投资建设,以前政府大包大揽自己来负责建设,以前都是按照规划建设的。但是,小汽车的保有量增长非常巨大,规划配件的标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停车设施建设方面,流程较长,环节较多,社会化、产业化的项目非常少,基本上是政府来主导,或者说开发商配建为主。由于政策不明确,社会来做的话成本非常高。目前我们的规划方法是,我只管我这一块的,我按照规划标准来配件,但是,车和都是流动的,可能相互之间的衔接在规划层面没有考虑这种措施,或者在规划体系里面没有体现出来。另外,以前的配建标准非常低。从1990年到2014年提高的非常大,可以想象发展的速度有多大,大家的需求有多大。
还有,最大的就是审批流程不明确,这个东西有非常大的阻力。另外,价值管制不明确。尤其对PPP的整个项目的收费,必须要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来确定价格,你要调价,就必须业主委员会自己来调。但是,深圳的业主委员会的比例非常低,10%左右。
另外,因为信息化联网,碎片化,没有统筹,大家各建各的,标准也不一样,造成碎片化资源的状况。没有信息平台,没有借助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工具的话,你想做的非常好,或者做的面非常大,还是有非常大的障碍。
那么,深圳的基本的思路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政府要起到统筹的作用,把规划做好,增加一些必要的公共的停车设施,完善我们现在小汽车使用的政策导向。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必须还要借助市场化的力量,如果让大家积极参与的话,我觉得在速度上、质量上、效率上可以有非常好的统一。政府是制定政策,搭平台,真正唱戏的是企业。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建立起来,把我们的停车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起来,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有效缓解停车供给不足,逐步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停车难的问题解决不了,只能是缓解。
我们以产业化为导向,立足问题,面向实施建立五位一体的工作开展体系。第一是把基础的数据调查清楚,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做统筹才有基础。另外要建设项目库,停车联网,把我们的标准要做好,大家都按照这个标准,让大家把所有的停车场都通过联网的方式连接起来,它会带来更大的发展。还有一个是政策保障,政策保障有一些实施细则。深圳市去年做了一个《实施意见》,在项目的建设也好,在联网的推进也好,包括一些市场环境的营造,它都需要非常细的细则,靠各个部门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做成一个组合拳,这是整个的事项关联。
首先我们还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我们成立了市区两级强化的工作小组,主要是交委、规划部门等。我们2016年7月工作启动,2016年12月份编制完成2017深圳停车大调查工作手册,形成《深圳市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初稿。2017年5月完成了2017深圳停车大调查。
停车调查主要结论,日间约30.1%、夜间约35%的停车场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我们通过这个调查,在4个区、各个部门、各个层面大家对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规划编制,主要是通过五个步骤实现:缺口分布、项目筛选、用地保障、基础夯实等。我们也是用小单位为平衡尺度,这个片区,一般大家住在小区里面,小区里停不下就停路边,路边停不下就到处停,我们要提供一些公共的停车场,要来接纳溢出的停车场,政府应该提供保底的公共停车场。
克服用地条件,挖掘空间资源,主要通过三个路径实现,停车配建、依托城市更新、加快停车设施配建,还有通过老旧小区、公共停车场建设来实现。
我们来管控这些项目,主要有四个要素条件,一是管控分类;二是布局精准;三是用地集约;四是交通匹配。
我们根据这些原则,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梳理出来每个项目,一是去现场查看地块现状地表情况,二是找地块所属单位、部门了解相关规划、建设情况和停车供需情况,我们都是一个一个是核实的,基本上做的很清楚。可以说规划做的实,可以减轻企业在运作中减少成本。
我们总体的做法是实施“百千万工程”,93个公共设施类停车场,1000个老旧小区停车场,100800个泊位。我们也做了一个统筹,避免标准高、标准低造成的极化效应,我们各个区做了统筹,关内和关外都不同。
其中,公共设施类项目计划分三年完成,新增泊位4.2万个,投资规模近80亿元。有了市场你才能够发展起来。
我们由政府作为全市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采用PPP模式,积极推动工作开展。成立停车产业联盟,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输出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大家共同发展,还有包括未来深圳市场的开拓,包括综合性的解决方案,都希望在联盟平台来实现。
那么,现在我们又面临一个问题,2020年前100多个项目怎么能够快速的推进起来,这又是一个问题。我们有六项工作,一是制定总体投融资方案;二是制定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标准;三是推行模块化、标准化的PPP模式。PPP是非常个性的,它基本的合同文本大致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做成标准化,能够快速推进。四是规范化地开展前期工作管理;五是规范化项目实施;六是加强项目建设期管理工作,能够把整个2020前的102个项目统筹推进好。
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试点的项目,另外就是停车联网,我们一直瞄准的是城市级的智慧停车云平台。这个城市级的平台确确实实牵扯的利益很多,不单单是既有的互联网运营公司,还有包括业主,这方面确确实实,我们也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整体的目标还是按照这个来做,我们分了五步计划,可以真正实现城市级平台的建设。
这是9月29日发布的顶层设计的《实施意见》,共计八项二十五条。2套标准体系、2个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1个规划体系,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和建设规划,指导停车设施建设。2套标准体系,依据《实施意见》的要求,由市相关部门制定标准体系,推进我市停车工作。
相关建议:
1、积极检讨既有停车规划体系和静态交通管控政策的不足,在适当满足基本停车的同时,切实做到从严控制出行停车需求
2、积极探讨建立停车收费标准市场调节机制,为停车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3、大力推广PPP模式,克服政府在公共停车场建设方面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主要通过市场行为服务市民基本停车需求。
最后,欢迎在座的企业到深圳去参与我们的停车试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