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楼叫好不叫座 看国外有何经验?

2017-03-20
1139


不论是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的城市,甚至是乡镇农村,都面临的一个停车难的问题。从我国的小汽车保有量,和停车位建设数量来看,就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而汽车增长量仍在不断上升,停车场的建设步伐却跟不上增长量。因此,我国未来几年将一直面临这一难题。


为了解决停车难题,近年来,一些城市可谓“上天入地”修建公共停车场,比如在立交桥下、绿地上、湖泊底下,新建了不少停车场。立体停车楼作为解决停车场用地问题的一套方案,被很多人称为化解停车难“神器”,然而梦想与现实往往是有距离的,立体停车库这的能解决停车难吗?

  一边是车位紧缺,迫切需要更多停车位的居民区,一边是技术成熟,已经建好的立体车库叫好不叫座。城市立体车库如何才能更好发挥“向头顶要车位”的功效呢? 众所周知,作为国际大都市,停车难问题都是由来已久。放眼海外,不同国家的城市,如何最有效地解决建设和利用停车场问题?

美国


  作为车轮上的国家,停车已经成为美国利润非常丰厚的重要工业。根据美国国际停车机构保守估计显示,停车场费用每年营业额在200亿到300亿美元,各种工商业停车场所分布在市中心的工商闹区,摩天停车场也是屡见不鲜。

  据华尔街多媒体记者林健介绍,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曼哈顿,大部分道路两侧均设有停车计时表,为购物办事提供了便利。不过,在这些地方泊车均有时间限制。停车时限因地而异,1小时、2小时不等。偏远地段时限则要长一些。到了停车时间后不能在同一车位继续投币,必须另挪车位,否则将面临处罚。此外,立体停车场的设计大大增加了停车数量。

  在纽约,立体式停车场随处可见,其占地少、单位面积车位多的优势极其明显。另外,由于它拥有机械式自动升降的停车设备,使用这种设备大大减少了司机停车时间,存取一辆车时间不会超出2分钟。事实上,美国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停车位的数量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它们从被动增加停车位已经逐渐发展到主动引导上,通过改善土地开发强度和公共交通规划来控制用车、停车需求,收效十分明显。

英国


  在英联邦国家,很多城市政府开辟了收费停车场的网站,在网站上列出了市中心地区露天停车场和地下以及建筑内部停车场的位置,收费数量和流量等重要信息。车主可以在出门之前就在网站上预定自己需要的停车位置和时间并且输入信用号码即可,这样就不必再到处转悠。

澳大利亚


  据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以悉尼为例,市政府和建筑的业主几乎把能用的地都用了,地下停车场往往可以挖下去六七层。地上停车场动辄就是七八层甚至更高。在市中心地带,只有一层的露天停车场,变的非常奢侈,也比较少见。政府为了让更多的车可以找到停车位,市区主要街道中靠边的一条车道往往都被允许限时停车。在非高峰时段,绝大部分道路最边上一条车道都会变成计费停车位。

  为了让有限的停车场发挥更大效率,一些新型停车场技术已经引进澳大利亚,比如可以通过停车场每个车位顶部的绿灯,迅速找寻剩余车位;比如采用摄像头拍摄车牌计价方式,减少入停车场时开闸、取票的过程,直接通过拍摄车牌,自动监控计价,这些新型科技都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效率。

德国


  德国作为汽车王国,不仅对汽车制造美学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对城市停车场的规划也是匠心独运。路边停车场是大部分德国人出行的首选,这有效缓解了室内停车场不足的压力。即便是德国的繁华大都市,绝大部分的马路两边也都可以停车。

  据旅居德国的张舜衡介绍,为充分、有效利用空间,市政管理部门按交通流量情况,分时间和地段,规划有限时和不限时、收费和免费等形式不一的停车地段。一般而言,市中心商业区或交通要道两侧停车都要收费,非商业区和流量不大的小巷停车则可以免费。但绝大部分收费停车区在每晚7时到次日早8时和周末,都可以免费停车。在这些时间段内,由于车流量相对较少,白天不允许停车的地方也可以免费停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路两旁居民下班后停车难的问题。

  在市中心、火车站和机场等人口稠密地区,路边停车非常不方便,于是地下停车场、楼顶停车场以及单独建筑的停车楼是主要的解决方案。这些室内停车的位置规划也非常合理,甚至直接连通高速公路。在规模上,许多停车楼竟然比写字楼还高。

  近几年,虽然一些德国的超级自动停车场利用高科技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但因为造价成本太高,数量仍然非常稀少。目前,要求司机自己停到车位的传统停车楼占绝对比例。(来源:央广网)


来源:静态交通网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