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广东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撰写的两篇对策建议,分别在《南方智库专报》和《大湾区内参》上刊出,并得到了省级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为进一步推动这两项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特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为持续有效治理广东城市“停车难”,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全省城市停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是要加速广东智慧停车产业新发展,广东城市智慧停车新基建正面临全新机遇,建议以住建为牵头部门,统筹推动智慧停车新基建;规划路侧停车空间,高效利用建筑退让区资源;优化利用路内资源,推动路内停向路外停转变;设立停车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建设停车信息平台,构建万物互联的智停生态;结合“双智”创建,试点无人智慧停车应用场景。
应对全球疫情影响下的经济挑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新基建和扩内需。在新形势下实施广东城镇更新改造、城市停车场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智慧停车新基建扩内需,有助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建议采取类似老楼加装电梯、新能源汽车等那样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智慧停车新基建为突破口,有效拉动汽车消费升级,为加快广东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加速广东城市智慧停车新基建扩内需正当其时
(一)智慧停车新基建是顺应交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截止2020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高达2.81亿辆,其中广东省民用汽车保有量2497万辆。按照7普全省1.26亿人口计算,全省千人汽车保有量198.2辆/千人,与全国200辆/千人的保有量水平大致相当。对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600-800辆/千人的汽车保有量水平,在国家大力推动汽车购买管理转向消费管理的大背景下,未来我省汽车保有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在10年后达到5000万辆、400辆/千人的水平,城市停车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智慧停车新基建是缓解拥堵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
据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相关报告显示,30%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是由停车难造成的,日常48%的车辆须在停车场前道路排队或在道路上兜转寻位,其中老旧小区、医院、学校、景区停车排队、寻位情况尤为严重。根据调查显示,全省城市停车泊位总数量在900万左右(包含路内),城区估算小汽车保有量约1800万辆,按1辆小汽车配备1.1个停车泊位的国家最低指导值计算,全省泊位缺口仍高达1000万,其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停车缺口均过百万;11个地市停车位供给总量与机动车保有量比值不足1:0.5,远低于国家指导值。巨大缺口的背后,正是民生“补短板”的巨大空间和意义之所在。
(三)智慧停车新基建是拉动汽车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
汽车产业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囊括了上游投资生产、中游购买消费和下游使用消费等业态。城市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己成为制约我省汽车消费升级的瓶颈因素!停车难加上充电难,致使人们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欲望大大下降,直接导致我省尤其是广州汽车产销量严重背离的现象。据统计,2020年广东以年产313万辆的汽车产量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其中广州以年产295万辆、5860亿产值稳居全国城市首位,但由于停车难、充电难叠加广州限牌等不利因素,目前我省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广州,作为1860万人口的一线城市,2020年底汽车保有量仅299.4万辆,全国排名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之后位列14位;千人汽车保有量仅160辆/千人,大幅低于200辆/千人的全国平均水平和198辆/千人的全省平均水平。
(四)智慧停车新基建是引领汽车使用管理的必然要求
马兴瑞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规定,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而采取智慧停车新基建等方式改善汽车使用环境、优化使用管理进而促进汽车消费,已成为释放消费潜力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根据我省有近千万停车泊位缺口的现实,以及未来汽车保有量翻倍后2000万泊位缺口预期,解决好全省停车难问题可直接拉动1-2万亿的直接投资(含房地产开发附属地下停车场投资),并可每年持续释放1000亿-2000亿元的消费潜力,实现“投资-消费”良性循环,有效支撑未来智慧停车新基建项目多点爆发态势。其中,仅按照路外立体停车设施解决15%停车需求,全省理论上就有新建1-2万座150泊位/座的立体停车设施的民生基建内需市场。
(五)智慧停车新基建是做好疫情防控追踪的必然要求
本次新冠疫情以来,无论是面对2020年初大规模的疫情传播链追踪,还是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疫情点状爆发防控,更加凸显发展智慧停车新基建、扩大停车市场内需的重要性。一是在疫情未被政府社会公众意识到之前的潜在传播,民众普遍采取汽车出行,可一定程度上被动降低公共交通场所的潜在扩散的风险;二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实际上更愿意选择乘小汽车出行,可有效主动避免公共交通人群集聚带来的感染风险;三是智慧停车新基建中的全省智慧停车信息管理系统,既可以有效地反向追踪溯源疫情传播链源头,快速精准隔离布控,也可以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路面安全隐患防控体系结合起来,在不影响正常道路交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对日常交通违法行为的即时管理。
二、加速广东城市智慧停车新基建扩内需的对策建议
要有效拉动汽车消费,就要全面改善汽车的用车环境,就要大规模增加智慧停车的物理空间和先进设施。国家有关部委、省府办都先后出台具体政策,要求加快补齐城市停车场的短板,将智慧城市、物联网、车载终端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末端无人驾驶等前沿新科技成果统筹起来,搭上这波智慧停车新基建政策的“顺风车”。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住建为牵头部门,统筹推动智慧停车新基建。智慧停车新基建的基础仍在基建,国家要求路外立体停车设施解决80%的停车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角色举足轻重。建议考虑由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统筹全省城市智慧停车新基建工作,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等部门按职责参与,并参考结合国家十五规划及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谋划未来5-15年全省智慧停车新基建发展规划,有效解决智慧停车新基建的用地、规划、融资、报建及管理问题,切实将智慧停车新基建提高作为落实党中央“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二)规划路侧停车空间,高效利用建筑退让区资源。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是挖掘城市停车潜力的重要资源。从住建部门获悉,今后道路两侧新、改、扩建的建筑应当按照规定后退道路红线。其中,建筑退让城市快速路的各类建筑至少20m,退让城市主、次干路至少15m,退让城市支路至少10m。我们建议,自然资源、住建等城市规建部门要融合路侧停车功能进一步改进完善城市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规范、标准体系,在城市规划建设环节充分利用好建筑退让道路空间,与人行道等慢行通道统筹成路侧停车+慢行交通的综合功能带,理论上仅城市主干道两侧即可释放数百万量级的停车资源潜力,既有效改善用车环境促进汽车消费,又切实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
(三)优化利用路内资源,推动路内停向路外停转变。路内泊位是利用珍贵道路通行资源设置的补充性、过渡性、调剂性停车资源,以牺牲一定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交通安全来满足群众停车需求,严格意义上并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同时由于普遍不收费还存在停车周转率极低的问题(不收费路内停车泊位日周转率普遍在1.5-3辆次/day,收费泊位日周转率在10-15辆次/day),并导致路外立体智慧停车项目难以为继。我们要推动“路内无偿停”向“路外智慧停”的转变,一是在近期要大力推动路内停车收费,利用价格杠杆充分提高路内泊位周转率,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二是公安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定期对路内停车泊位进行科学、专业的合理性评估,适时调整路内停车资源供给数量、方式和位置,精细化路内停车管理;三是可考虑将一部分路内停车泊位运营权按一定比例、年限补贴给路外新改扩建的立体停车项目业主,既可以免除财政部门现金直接补贴压力,也可以降低智慧停车新基建的投资回报周期,还能避免日后形成依附于路内停车资源的食利实体产生的腐败;四是未来智慧停车新基建补齐了建筑配建、公共停车场不足等历史欠账后,要严格控制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严格落实路外立体停车设施200m半径内不得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措施,充分还路于民、还路于行,最终实现路内无偿停向路外智慧停的蜕变。
(四)设立停车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智慧停车新基建作为一项系统性民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采取类似老楼加装电梯、新能源汽车等财政补贴政策还有难度,建议以路内停车收费为锚设立全省停车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踊跃投资,这是另一“取之于路内、用之于路外”的强心剂。初步估计,全省目前约有40-50万个路内停车泊位,收费后不仅周转率大幅提升,还能形成平均每天20元/车位、每年35亿的现金流。建议在未来的停车地方立法中,明确要求建立全省停车产业火种基金,以路内停车收费的30%或其他合理比例引流注入该基金,形成每年10亿元规模的基金火种。将该基金委托专业的省级行业协会进行资本化运作,按照1配10的比例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0年即可引导1000亿规模的社会资本投资智慧停车新基建,提供100万个路外智慧立体停车泊位。
(五)建设停车信息平台,构建万物互联的智停生态。智慧停车之所以智慧,新基建之所以新,关键在建立健全全省停车平台万物互联信息生态。近期有公司出卖国家地理信息换取美股上市事件,更给停车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停车场位置、过车等信息等也属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关乎国防和国家安全,按国家要求停车信息平台也应由公安部门备案管理,建议所有停车场所信息数据应第一时间汇聚至公安部门平台,数据过滤安全后再返还给各停车场运营服务商,公安等政府职能部门要提前构建智慧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官方平台,依法整合经营性停车场、城市道路临时泊位和共享停车预约平台的泊位信息,推动停车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政数、公安部门要尽早就停车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服务制定规范,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托政府停车信息平台共同开发停车共享应用APP,通过互联网APP向群众提供停车信息查询、车位预订、泊位诱导、停车共享、无感支付等服务,提高停车设施周转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拥堵、停车难;另一方面,公安部门要利用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数据改进违停执法理念,在路外智慧停车场临近饱和时(如饱和度>80%),可容忍周边道路车辆“无害违停”;在路外智慧停车场欠饱和时(如饱和度≤80%),应对停车场周边道路违停车辆严格执法,实现违停执法精细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撰稿人:李子彪 省社科院原书记
顾涧清 省记协副主席
梁港 省静态交通协会会长